近年来,我省各地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但要从根本上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似乎是件很难办的事。目前,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文化部门对网吧实行实时监控,并加强巡查力度,实现网吧管理“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
然而,新法制报记者近日在奉新县采访时发现,一些网吧实时监控系统和文化部门的实时监控系统形同虚设,几近瘫痪,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屡禁不止。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不少未成年人在奉新县某网吧上网
网吧实时监控形同虚设?
1月17日中午,记者在奉新县某网吧发现不少未成年人在上网。
“你是小学生吗?经常在这上网?”记者问一个十来岁模样的孩子。他点点头说:“我就中午玩一会儿。”
记者向工作人员表明了身份,希望他阻止未成年人上网。对方不以为然地说:“我们这的网吧都差不多,小孩子的生意不做的话,就没办法开了。”
记者拨通了当地文化稽查大队的举报电话。
20分钟左右后,奉新县文化稽查大队长刘作奏带领一名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此时仍有一些未成年人在上网。执法人员当即要求网吧关门歇业,并立即进行整改。
记者发现该网吧安装了4个摄像头。随后赶来的网吧陈老板告诉记者,3个是公安要求安装的,1个是文化部门要求安装的。
“这个网吧的监控系统坏了,没办法和文化部门的监控系统相连接。”刘作奏称,为了杜绝未成年人上网,早在4年前,文化部门就要求网吧安装实时监控设备。
对于远程监控设备罢工,陈老板大倒苦水,文化部门要求网吧安装的实时监控设备,可只运行了半年多就出现了问题,而厂家的售后服务跟不上,导致现在无法正常运转。
为了解文化部门的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记者与刘作奏来到该大队办公室。刘作奏打开一台专门用于远程监控网吧的电脑,十几分钟后,却一直无法进入系统。
刘作奏苦笑道,给网吧安装远程监控系统的公司和给文化部门安装远程远监控系统的公司不是同一家。“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执法部门的人又不懂。”
他向记者证实,在该大队安装的实时监控系统也只运行了半年多无法正常运转。一方面是厂家的售后服务跟不上,另一方面因为一些网吧经常更换设备,导致在该大队实时监控系统与网吧的实时监控系统无法对接。
是一直这样还是偶发性?对此,奉新县文化稽查大队的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为了生存”遭遇“难免有疏漏”
在采访中,陈老板向记者多次表示现在网吧经营压力大,赢利空间越来越小,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网吧的电脑升级更新换代频繁。网吧为了占领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经常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提高电脑配置和扩大经营规模,导致部分网吧甚至血本无归。”当地一位网吧业主向记者表示
“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家用电脑,成年男子都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到网吧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未成年学生会经常到网吧玩游戏。”刘作奏称。
事实上,网吧赢利空间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前,婺源县文化稽查大队曾在一次调研网吧生存现状中发现,该县在破解网吧管理难题之前,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收入约占网吧总收入的40%。守法经营,损失“40%”,意味着要亏损;接纳未成年人,意味赢利,但管理部门抓到则要重罚。
奉新县这些网吧无疑是后者,抱着侥幸心理。
针对奉新县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情况,近年来,有网民曾向媒体多次反映过。
记者通过查阅某网站发现,奉新县文化稽查大队曾积极作出回应称,近年来,该大队配合公安部门实行实名制上网;安装了监控;多次开展了网吧整治专项行动,对网吧实行零点断网,并及时查处违规案件。
“为了防止网吧之间的恶性竞争,针对一些网吧为了生存挺而走险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执法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将原来的25家网吧,通过多种形式整合为12家网吧,上网费由原来的每个小时0.7元上涨到现在的一个小时2元。”刘作奏向记者称,“但由于人手紧,点多线长,加上现在各级的考核又多,工作中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奉新县文化稽查大队只有4个编制,他是该县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稽查大队长,该县文化局长司机兼文化稽查大队副大队长,还有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会计,目前连部执法的车子都没有。
监控设备重复安装增加生存压力?
刘作奏表示,为了对网吧实行实时监控,不仅文化部门要安装实时监控系统,而且网吧自身要安装监控系统。但事实上,许多网吧业主对装监控设备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即使安装了,有些网吧业主也会调整摄像头的角度,让执法部门无法监控到位。”
在当地采访时,有网吧业主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的重复执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吧业主的生存压力。
记者按其指点登录某论坛发现,一则《江西奉新网吧业主心声》述说了这位网吧业主的抱怨情绪。
这位业主自称开网吧以来,勤勤恳恳,敬劳敬业,也接受过一些处罚。但这近年来,由于网吧的电脑更新量大,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多。
“为了更好的防止未成年人上网和社会治安,公安部门曾要求网吧安装了监控,这个业主们都能理解,也积极配合,当时安装费用在2000多。”这位网吧业主称,后来,文化部门又联合其他单位再次到网吧检查,称要求安装摄像头,费用在5000多元。
“这对于现在竞争在水深火热的网吧可想而知。”这位网吧业主不解道,文化,公安各一套,到底是听哪家的,两家都用上去,一个人吃饭不是要拿两双筷子吧?
这位业主甚至希望记者能到实地考查一下情况,如果国家政策确实需要两套监控,那他们该交的交,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希望记者将此曝光出来,让一些部门不要随意的给网吧施加不必要的费用。
“网吧如果能够赚钱,谁会去违法地接纳未成年人?谁愿意挨家长骂?”采访结束时,奉新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吧业主向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站在网吧业主的角度考虑,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实时监控需系统解决
为杜绝未成年人上网,实时监控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我省新余、上饶等地文化部门也采取过此办法监控。而婺源县的做法,是一种更为外界推崇的做法,并有国内许多县市前往学习借鉴。
“网吧过小、过多、过滥,曾经是上饶市婺源县网吧的现状。”1月18日,婺源县文化稽查大队长查志鹏在电话中对记者称,网吧公司成立前,婺源县城内有网吧14家,每家网吧有50至160台电脑,电脑终端在1200台左右,规模小、场地拥挤。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该县网吧数量已处于饱和状态。
“每个网吧相关的市场管理部门就有五六个,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和罚款,使网吧不堪重负,许多网吧靠接纳未成年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对此,学校、家长投诉十分强烈。
再加之近年来,由于电脑升级更新换代频频繁,及相互竞争激烈,部分网吧赢利空间小,有的甚至因经营不善,血本无归。
针对这种现状,婺源县文化稽查大队积极引导县城14家网吧进行联合重组,打造绿色网吧公司。在该县文广局的引导、推动下,有12家网吧率先通过资产评估,以多退少补的方法,最终以平均股12股的股份制形式,于2007年8月成功注册了婺源县绿色网吧公司。
为严控未成年人进入网吧。2011年,该县又多方筹措资金13万多元,安装了网吧远程监控系统,城区8家网吧的营业场所共装上了80多个监控探头,通过把网吧经营场所的视频终端与系统中心端相连接,从而达到对网吧实行远程电子监控的目的,实现了网吧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了网吧管理“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全面地提升了网吧的管理水平,使原先人员监管的盲点得到有效监控,有效杜绝了未成年人上网吧。
“之所以要对网吧实行实时监控,就是考虑到文化稽查大队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时,普遍面临着人员少,取证难的现状。”查志鹏称,“如今,在婺源县文化稽查大队的中控室内,城区各网吧的运营情况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对于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安装运行非法游戏等问题,该监控系统都能得到及时的掌握。
查志鹏表示,经过5年多的运行,目前该县网吧公司发展平稳有序,绿色网吧工程初见成效。未成年人进网吧越来越少。网吧公司通过内部整合降低经营成本,拓展新的增值点,全面摆脱了以往依靠未成年人赚网费的不良局面。同时,网吧公司公开向社会承诺网吧不接纳未成年人,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越来越少。
采访结束时,当地一些网吧业主向记者表示,他们希望主管部门也能像婺源县一样,系统地解决网吧管理难题。
文/图◎记者刘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