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12月10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按惯例,这一年度会议会将提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确定包括经济增长、通胀、货币供应、财政收支、进出口贸易等在内的多项经济目标,并在来年3月的全国“两会”公告公众。
与历年不同,今年经济工作会议除了这些常规的关注点,更大的看点是新一轮改革元年的具体部署。近期政府智囊和金融机构关于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究竟定为7%还是7.5%的争论不断,但各方对明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速的预测分歧并不大,多集中在7.5%左右,不仅处于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及的合理区间内,也在解决1000万新增就业所需7.2%的就业底线之上。
按照李克强下半年的多次表态,明年经济总量政策应保持稳定,“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力是推进改革创新”。
一周前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确认了这一点,称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下一步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明年要推进的改革分解细化。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月22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表示,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市场预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规划等,将是重点领域。财新记者了解到,推迟已久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随即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出台,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提高城市承载力等均有望有进一步的政策明晰。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政治局会议又称,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这意味着明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除了以往的赤字安排、减税、货币信贷等工具,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关改革的内容。
三中全会后,一些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改革政策开始出台。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实质性启动;12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1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存款利率市场化再跨一步。
接下来,与环保相关的资源税、环境税、消费税都具备明年推出的条件;与城镇化相关的市政债发行,以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可以在一些地区进行探索;存款保险制度也有望在明年初推出。
此外,执行层面方案及准备工作早已完备的资源性产品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今年已经推进的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改革等,都事关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明年改革的可选项。